SALON
点亮红星湖 让文化回归乡村
朝气蓬勃的六月,繁花似锦。亚都集团,风华正茂廿五载,追梦青年,向野而生,匠心而立,智启未来。6月8日下午3时,亚都集团25周年庆系列活动“点亮红星湖-让文化回归乡村” 研讨沙龙在南京玉之道艺术馆举行。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理事长、南京市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仇向洋先生,江苏省城市发展研究院监事长刘宇平先生,南京第二建筑设计院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刘弥先生,亚都集团董事长、南京玉之道艺术馆馆长曹静先生,亚都集团总经理曹佩清先生等嘉宾齐聚研讨会现场。
本次活动的主题与内容围绕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如何发挥作用以及结合红星湖项目在工业遗存活化利用中如何能够更好的发展等诸多议题展开讨论交流。
设计构想阐述
红星湖项目首席设计师刘弥先生现场首次分享项目设计构想。设计团队旨在将项目营造成为具有自由之格,打造开放的公共空间和室内环境;品质之调,用低调和相对专属的方式诠释奢华,彰显典雅悠适的气质;自然之趣,营造乡间生活,追寻自然原生野趣;心灵之所,舒适精致的体验空间,体现清雅又富活力的处所。
刘弥
一个创新融合的格调趣所将会在红星湖畔萌芽生长,让情怀落地生根,令梦想照进现实。
沙龙研讨环节
仇向洋先生就城镇化发展中的“乡村振兴”视角,解读当下乡村建设和生态文明的结合,同时从宏观视角提到乡村振兴的方法论需要从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这五个方面协同发展。如果项目打造的过程中能够导入合适的产业并结合乡村振兴的模式差异化创新发展,将新商业模式和空间改造相结合,将可打造成为城市发展更新中的典范样本。
仇向洋
曹静先生以早期城市更新中南京夫子庙规划建设工作的经验,解读了传统文化元素和符号对文化地产项目的影响。其中分享了夫子庙项目原址复建,有一千多年的根基,从六朝时的王导谢安,古人临水而居在秦淮两岸,杜牧的诗里“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也有体现,一直延续到现在。其中天下文枢、夫子文庙的建设,吸收了瓦当徽派的建筑风格,传统文化对于中国人来说是融入到血脉当中的,习总书记也提出“中华文明是伟大的文明。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我们红星湖项目也希望在建筑手法上将中华传统文化的元素和符号创新利用,与空间有机融合。如:徽派建筑的“青砖小瓦马头墙,灌木回廊绣阁藏”,还有古建筑里的斗拱、雀替、门楣、老角梁、翼角、跑兽、藻井、辅首、龙吻脊等等。
曹静
刘宇平先生提出:建筑,如果只考虑空间,出路会越来越窄,必须从文化上找经济出路。夫子庙早期的产业链基于市井文化的商业模式,也是夫子庙文化中最精髓的部分。现在我们提到的乡村振兴,要站在规划(可操作性)的高度,跳出南京看陶吴,从全国的视角看我们的项目;更要有温度,结合人的需求,带着温度去创造属于人的空间。如此在文化下的商业模式,将乡村振兴和产业振兴相结合会更有价值。
刘宇平
在此蕴藏着中华千年文化的方寸之间,专家大咖们满怀激情的智慧碰撞、妙语连珠,在更高的维度与格局上探讨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前景,从文化产业导入与乡村振兴,创新空间塑造与城市更新等多方面进行探讨与交流,让项目的未来产生了更多可能与更广阔的憧憬。
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亚都集团25年来,在董事长曹静先生的创立下专注于传统地产开发,深耕江苏,稳健发展。在总经理曹佩清先生的带领下多元并举,将地产、科技、文化三大板块融合创新,开拓进取。今天首场关于文化与地产的主题活动成功举办,作为亚都集团成立25周年的系列活动,接下来还将进行科技、文化板块的系列活动,让我们共同期待更为精彩的呈现。